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教育新闻?大学新闻-辽宁医学院

  • 资讯
  • 2025-05-24 15:30:47
  • 13
摘要: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教育新闻的一些知识点,和大学新闻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教育新闻的一些知识点 ,和大学新闻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 ,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 ,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2021的热点教育新闻有哪些
  2. 有教育意义的新闻,急!!
  3. 怎样做好教育新闻

一、2021的热点教育新闻有哪些

1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出舱 、平安抵京,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2 、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正式发布。

3、中国人民银行17日发布公告 ,将于9月27日发行辛亥革命110周年银质纪念币1枚。该银质纪念币含纯银30克,最大发行量20000枚 。

教育新闻?大学新闻-辽宁医学院

4、18日10时25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分离 ,并绕飞至前向端口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整个过程历时约4小时 。

5 、9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出动包括作战舰艇、预警机、轰炸机等在内的海空兵力 ,在台岛西南海空域实施联合警巡和实战化演练。

6 、2021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于19日举行。经过点票,选委会于20日凌晨3时起陆续公布投票结果 。这是香港特区完善选举制度后举行的首次选委会选举。

7、20日15时10分,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 ,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取得20战20捷。

二、有教育意义的新闻,急!!

1 、在最近几年的汉语学习中,我不仅开始慢慢地懂得了孝顺的意义和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在学习中比较着中美文化.

2、最近,我读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教材中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种瓜得豆》.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故事讲的是在中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为女儿的学习和教育而牺牲和奉献了一切.女儿高中毕业后考入了一所著名的大学.不幸的是,她爸爸得了一种可怕的脑肿瘤,她的妈妈很伤心,就给女儿打电话,希望得到她的帮助和安慰.可她听了以后却说“我又不是医生 ”.寒假从大学回家,女儿看到爸爸因为手不灵活,不能自己吃饭,只能靠别人喂;她的妈妈一边喂饭,一边用毛巾帮她的爸爸擦净嘴角.一天晚上,妈妈忙不过来,就让女儿把给爸爸擦过嘴的毛巾拿去洗.这时的女儿脸上带着“极不情愿的表情”,用两根指头尖夹着毛巾,“小心翼翼地像拿着有什么秽物似的”.妈妈看到此情此景,既心疼又心痛;“想用劲扇女儿一巴掌,但是她挪不动脚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女儿拉扯大,但女儿的回报却让母亲伤心至极!

3、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父母为孩子提供了成功所需要的环境,但也有可能到最后“颗粒无收 ”!一个人拥有高学历,但仍然可能是一个无知 、没有基本道德观念的人.在中国的许多传统经典中反复强调并教育学生和孩子:先爱父母,孝顺父母,才可能升华到爱他人、爱国家.这是十分正确的.

4、在西方,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太理解中国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苦心.通过学习中文,我对此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是的,中国父母督促孩子努力学习,无视孩子的心理或情绪,其实他们同样是在表达一种爱,他们在用另一种和西方文化不太一样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爱.他们知道这种方式不那么完美,但是他们坚信,无论他们的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都能成功!

5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人才,可能使用的方式不同而已.我认为,在现代社会里,无论东方西方,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应该共存!爱是没有国界的,孝顺也应该是没有国界的.

教育新闻?大学新闻-辽宁医学院

6 、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让我睁开了双眼——它让我理解了中国和美国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为了让新一代年轻人能生活得更好,我们应该从中美两种文化中吸取精华,而不是仅仅教条地对二者进行比较.

三、怎样做好教育新闻

现场观察是作好新闻报导的基础 。记者应该尽可能身临一线亲自目击新闻现场,从而能够作出准确生动的描述。天天坐在办公室里不可能写出好的报道。

教育媒体的记者必须到学校去,深入教室和课堂 ,去充分地观察当前的教育教学 。基于观察的报导才有新闻现场感,才能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

观察之后需要准确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纸媒记者一般需要带笔记本、笔 、录音笔和照相机 。录音笔不能代替纸笔记录,以防出现录音故障或者录音听不清等情况。

有些复杂的主题和深度报道 ,需要记者事先了解其背景和历史。我做一些深入报道之前经常有这样的经验,常常读很多相关报道文章和资料,当然更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 。

调研的作用在于 ,一方面可以避免你的报道和别人重复或雷同,另一方面可以让你深入主题,挖掘最前言的信息 ,提出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 。

尽管你采集的信息大多无法用之于写报道,但它可以帮你更深入地了解相关问题的背景。有时候这些背景信息是赋予你的报道以深刻意义的关键。

即对采访对象的提问和对话 。一般情况面对面最好。

在采访中要注意把握问题的方向,不能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 ,否则谈话会漫无边际 ,脱离主题。但同时记者又不能带有过强的主观性和控制性,要保持灵活开放,遇到有价值的信息要及时提出和追问 。按照当前新课改的理念 ,就是既要预设,也要生成。

最好的问题往往是能让采访对象自由回答的开放式问题,而不是那种能简单地以“是”或“不是”作为答案的问题。除了恰当地提问题以外 ,保持沉默也非常重要,记者必须成为一个好的聆听者,最重要的信息常常会从记者的聆听中得到

文章到此结束 ,如果本次分享的教育新闻和大学新闻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发表评论